践行教育家精神,共探家校育人新篇 —— 武汉江夏区中小学家庭教育专题研讨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4-23

  在践行教育家精神教师风采活动的浓厚氛围下,武汉江夏区积极响应教育使命召唤,于 4 月 22 日上午,在江夏区教科院 312 会议室召开中小学家庭教育专题研讨活动,以 “互联・深耕・共生” 为主题,汇聚多方教育力量,共商家庭教育发展与家校协同育人良策,充分彰显新时代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责任担当与专业风采。

  活动由江夏区教科院副书记兼德育中心负责人徐强主持,江夏区教育局党委委员罗建兰、基教科德育负责人王蕾,以及江夏区中小学家庭教育中心组成员和部分学校从事家庭教育的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徐强同志率先开场,详细介绍活动背景,回顾第一轮 “家教有方” 系列课程品牌打造及省市展示案例等亮眼成果,同时着重强调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的大背景下,推进第二轮 “家教有方” 系列课程建设的紧迫性。他深入阐述课程设计意图,旨在破解家庭教育痛点、赋能家校协同育人;明确四位一体目标,包括解决家庭教育共性难题、构建分阶段成长知识、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升家长教育素养;介绍 “横向专题模块 + 纵向年级分层” 的双维度结构规划,以及专业化、场景化、动态化的落地路径实施建议,并对后期稿件征集提出清晰范例和严格要求,为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紧接着,研讨活动按照从学前托班至高中的纵向年级分层,对第二轮《江夏区中小学 “家教有方” 系列课程》小专题目录清单展开热烈讨论。各学段负责人积极踊跃发言,充分展现出对家庭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与深入思考。家庭教育学前组牵头人解盼老师立足托班至大班学生需求,精准提出增加分离焦虑指导、生活自理游戏化清单、幼小衔接科学认知专题等切实可行的建议;小学中心组成员程虹、丁红群、罗春香等老师针对小学不同年级特点,建议增设一年级幼小衔接专题,调整 “作业拖拉” 为 “适应能力训练”,强化读写姿势,在六年级补充 “尊重个性” 亲子沟通内容,并对 “电子产品使用” 专题的年段螺旋深化提出独到见解;初中学段常娟、肖翠、张红老师等提议合并青春期专题,优化小升初适应指南,增加劳动教育、AI 工具使用风险提示、过度管教不可取等紧跟时代需求的专题;高中学段牵头人皮道建、程璐老师强调选科指导与考前家庭支持,提议增设 “三康教育” 专题。教师们全面梳理、深度挖掘,以专业和匠心精神,致力于打造满足所有家庭教育需要的优质课程。

  教育局党委委员罗建兰在认真倾听教师发言后,与大家展开深入交流。她高度赞赏与会教师为深耕家校协同教育所付出的精力、时间和智慧,充分肯定家庭教育中心组的前期工作成果。同时,深刻阐述家校协作的核心价值与发展方向,提出增设阅读・悦读成长、互联 + 学习力辅助、构建和谐人际、好好说话好家风等通用专题,聚焦品德培养,强调 “德立则人立,德润则心明”。此外,她对后期课程表现形式提出 “实、新、趣、活、真” 五字工作要求,期望以专业化视角,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 “家教有方” 系列课程,推动家校共育工作迈向新台阶。

  活动最后,徐强同志根据学段组建协同团队,明确后续任务,并发出行动倡议。他呼吁参会教师以匠心精进专业,以恒心深耕细节,以爱心凝聚共识,勇做家校协同的 “行家里手”。

  此次专题研讨活动,是江夏区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生动实践。他们以专业、专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第二轮《江夏区中小学 “家教有方” 系列课程》专题目录精准聚焦,为未来家校协作育人工作指明方向。相信在全体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江夏区家校协作育人工作必将迈向新高度,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谱写崭新的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