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适才课程”筑根基 用“课堂实践”育新人 靠“优师团队”强内核——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沈路学校践行教育家精神特色探索

发布时间:2025-09-05

  长春市汽开区长沈路学校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秉承“适才教育”办学理念,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队伍”三个维度系统推进,构建以劳动与科技为“一体两翼”的特色育人路径,让教育家精神在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每一位教师的行动中落地生根。

  一、“一体两翼”建课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配的“成长赛道”

  “教育不是筛选人,而是成就人。”学校以“尊重个体差异、成就每一个体”为出发点,打造“劳动为基、科技为翼”的“一体两翼”适才课程体系,全面推进“五育融合”。

  劳动教育以“劳动+”双轨并行:依托东北民俗文化,开设“民俗+劳动”社团,通过剪纸、做黏豆包传承地域文化;结合“汽车城”产业特色,开发车模设计、简易汽车组装等实践项目。科技教育则分学段阶梯式推进:低年级以趣味实验激兴趣,中年级借编程与机器人课培能力,高年级组攻关小组解实际问题提创新力,助力学生成长。

  二、“以生为核”优课堂:让每一堂课都成为育人的“实践场”

  课堂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主阵地。学校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融入教学环节,采用 “三段五环”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个性发展的舞台。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渗透生本理念,将模式升级为“任务认领—自主探究—协作实践—成果分享—反思沉淀”。曹明垚老师在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优质课活动中执教《模拟制作小卡车驱动系统》一课,践行尊重学生主体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赋能成长”强队伍: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

  教师是教育家精神的直接体现者和传播者。学校紧扣“适才教育”与“一体两翼”课程需求,着力打造一支“懂差异、善融合、能创新”的教师队伍,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学校以“赋能成长,聚力育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借助“长沈杯”教师风采大赛分层施训,对骨干教师设置跨学科设计高阶环节,对青年教师侧重基础能力比拼,践行“因材施教”。同时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共享赛事优秀资源,实施分层培养,助力教师向跨学科育人者转型。

  从“一体两翼”的课程构建,到“以生为核”的课堂实践,再到“赋能成长”的教师队伍建设,长沈路学校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把“立德树人”“尊重差异”的目标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行动。在这里,每一门课程都适配学生需求,每一堂课都承载育人初心,每一位教师都传递教育温度,真正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阳光雨露中绽放独特光彩。